山西稷山考古新发觉:东周期间北方旱做农业
发布时间:
2025-06-18 18:33
郭家枣园遗址(1110126E,352605N)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下王尹村西南,临汾盆地南段,地处峨眉台地之上,汾河自其北侧汇入黄河。2009年7月,稷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和太阳乡文化坐正在运城市稷山县下王尹村西南发觉郭家枣园遗址,遗址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2009年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挖掘,三个挖掘区共布5米×5米探方92个,挖掘面积近2300平方米,遗址次要有仰韶文化晚期、庙底沟文化二期和东周期间的文化堆积。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9)东周期间炭化动物遗存阐发,认定该地属典型中国北方旱做农业保守。
郭家枣园遗址发觉东周期间炭化植子和果实,包罗粟、黍、小麦和大豆四种农做物,还有黍亚科、藜科、豆科和唇形科植子及少量果壳。阐发成果显示,该遗址东周期间农做物以粟为从,其次是黍,为典型中国北方旱做农业保守。取文献记录分歧,本遗址未发觉水稻遗存,且小麦和大豆遗存较少,遗址地貌、聚落品级、考古挖掘及动物考古工做局限性等有必然关系。汗青期间农业相关研究应将文献记录取动物考古发觉相连系。小麦测年成果为春秋期间,虽然数量较少,但具有主要意义。东周至秦汉期间是小麦正在山西地域推广的主要阶段,跟着时间的推移,小麦正在做物中的地位愈发主要。我国青铜时代小麦集平分布于黄河道域,小麦正在甘青和关中地域的地位略高于其正在海岱和华夏地域。猜测东周期间小麦种植环境取文献记录分歧应较为遍及,分歧地域小麦种植规模有必然差别。
关键词: